攻陷军哨站的核心在于舰队配置与战术执行的精准配合。首先需要组建一支均衡的舰队,至少包含近战主力、远程支援和特种作战单位,其中近战单位以高护甲舰船为主,例如富贵300装甲型,能够有效承担前线防御任务。远程火力建议配备巡洋舰或驱逐舰,确保对哨站防御系统的持续压制。特种作战单位可选择机动性强的微型星舰,用于干扰敌方火力分布或执行关键目标打击。舰队整体强度需达到单人无伤击败7级野怪的水平,否则建议组队行动。
第一步封锁哨站两侧出口,防止敌方增援或撤退,可派遣两支分舰队执行此任务。第二步由近战单位正面吸引火力,同时远程单位集中攻击哨站指挥系统,该目标通常表现为核心部件,摧毁后敌方将陷入混乱。第三步利用地形遮挡敌方视线,为舰队调整站位或修复争取时间。若敌方配备战列巡洋舰等高级单位,需同步投入同等级舰船对抗,避免火力差距导致战线崩溃。
攻占前需储备充足燃料、弹药及维修材料,确保舰队持续作战能力。建议提前在哨站周边建立临时前哨站,用于快速修复受损舰船。工程船应随时待命,以便在占领后立即对接资源点或建立防御设施。资源采集优先级为金属>晶体>重氢,金属是舰船维修与建造的主要消耗品。
5人小队是较稳妥的配置,成员分工需明确:1人负责指挥调度,2人主攻哨站核心,1人拦截敌方增援,1人保障后勤通道。通讯系统必须保持畅通,实时共享敌方防御变化信息。联合攻击时可采用转子策略,即利用高速舰船引诱敌方炮火偏离主攻方向,为主力舰队创造输出窗口。
占领后需立即部署防御设施,优先修复哨站原有防御系统并补充守卫舰船。资源对接点选择应综合考虑矿区等级与战略位置,5级前哨站可解锁资源对接功能,建议优先对接高等级陨石矿。定期巡逻周边星域,防范敌方反扑,同时通过侦查掌握邻近势力动向。若长期驻守,可将基地迁移至哨站附近形成联防体系。